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

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征文∣祖国 母亲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最近,有一首诗歌总在耳边萦绕,挥之不去,是缘于对逝去二十年母亲的思念,还是对祖国苦难辉煌史的学习认知,说不清楚,但在内心激荡着一股深沉的思念与力量。这首诗歌就是阿紫的《娘的那扇窗》,每每读起,不免热盈眶。

娘一挥手\我就去了远方\我把故乡背上\故乡很沉\有娘种的菜地\有娘望我的那扇小窗\那扇窗口\有星星\有月亮\有紫色的小花\有向日葵的一样的太阳\娘说\那星,象我的眼睛\那月,象我笑弯的嘴角\娘说\那太阳,圆得象我的脸\每天,只要这么一想\我就从异乡回到了故乡\回到了,娘的怀里。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妇女,经历过“土改、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等标志性的时代,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含辛茹苦、勤俭终生,无私将我兄妹抚养长大,供我求学,自己却在子女能自力更生、国家蓬勃发展的世纪初离开我们,没看见过也没喝过牛奶、没看见过也没穿过温暖的羽绒服、没坐过轿车、没住过光亮的平房、没逛过超市、没走过干净整洁的窜村窜寨水泥路,过甚至来不及等着我领的第一笔工资......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我学习了一些党史小故事:李大钊37岁英勇就义,毛泽东34岁上井岗山,朱德30岁成为护国名将,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临时中央总负责人,聂耳22岁为国歌谱曲,寻淮洲19岁当师长、20岁当军长、21岁任军团长、22岁牺牲,红军最年轻的军长,邹容18岁发表《革命军》、20岁去世......一批批年纪轻轻的共产党人,离开母亲,离开家乡,高举内心的火炬,在祖国最黑暗的时候,最无望的时候,踏上中国历史舞台,凭一腔热血,支撑起国家的脊梁,成就了苦难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首诗,让吃饱穿暧生活幸福的我很怀念过早离世的母亲,而这些党史小故事也同时让我感念立国建国、富国强国背后无数热血报国的先辈先烈。我把对母亲怀念“小我”之情与先辈先烈为国为民的“大我”之义教科书式的感念、升华、融合,略显牵强之意。而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我清楚的知道我从那里来,更清醒的知道我为什么会生逢如此和平盛世。谁给了我生命?谁创造了和平盛世?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革命先辈崇敬,读着这首诗的时候,就激荡起内心的情感共鸣——深沉的思念与力量,这力量,应是当下对我工作的鞭策。

回首过往,娘的那扇窗依然在万象更新的故乡静静的开着;回望历程,中华民族经过血泪探索和奋斗,迎来旭日东升的新时代。

对母亲,只愿安息!我将在“小我”到“大我”蜕变中如你所愿。

对祖国,生逢盛世,不负盛世!

(盘州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五纪检监察组组长 陈栋华)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中共盘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盘州市监察委员会
  • 邮政编码:553537 电话:0858-3632873
  • 建设及维护: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IE7.0以上,分辨率1024*768浏览本网站
  • 贵公网安备:52022202000076
  • 黔ICP备2020009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