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盘北游击大队战斗历程纪念碑
黄竹青,原宣威县田坝区白果树村(现六盘水市盘州市)人,系盘北游击队创始人。
1913年黄竹青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其14岁时,本地土匪王老三进村抢掠,捆走黄竹青与其父亲。其兄卖田举债,终于凑足800块银元赎回父子2人。因黄竹青从小受土匪、恶霸压榨,所以他对当时弱肉强食、横行霸道的现实感到深恶痛绝。
1935年春,土匪王老三又扬言要捆其兄弟4人,黄竹青不愿再受压榨,动员家兄买枪御匪,于4月13日率人杀死4名匪徒,并缴枪12枝。
为寻找庇护保存实力,黄竹青带队投靠地方实力派孙云安部,不久之后,孙云安被害,黄竹青不得不到鸡场坪避难。半年后,地霸黄金美诱骗黄竹青归顺其部,并借机杀害黄竹青的族人,同时还欲除掉黄竹青,黄竹青好不容易逃走后决心强大起来反抗到底。
1942年,盘关财主陇开文死后,其妻安氏招黄竹青为夫。黄竹青以陇氏家业为基础,招兵买马,打击匪患,队伍不断壮大,逐步成长为可以与黄金美和盘关乡长王仲臣、坪靖乡长陇世侯三股势力对峙的武装力量。
1945年9月,为开辟反蒋武装斗争据点,发展革命力量,中共组织地下党决定争取为人正直、在地方有一定影响力的黄竹青开展武装斗争,并向其宣传党的政治思想和革命精神。在党组织的教育下,黄竹青表示愿意跟着共产党走。其后来参加土城乡竞选,当选为乡民代表大会主席,利用合法身份开展武装工作。
1948年6月,黄竹青在家中建立了盘北反蒋斗争秘密联络点,自己作为负责人担负起领导盘北地区人民反蒋斗争的重担。他发动和组织群众反三征,并发展革命武装力量。7月30日,黄竹青率部击毙了乡剿共联防大队长,有力打击了陇世候等反共分子。10月22日,黄竹青组织领导了土城乡革命武装暴动,建立了盘北游击队并任大队长。在黄竹青的率领下,盘北游击队狠狠打击了盘北地区的土匪恶霸,队伍力量逐渐壮大。
1949年2月11日下午,游击队到达海岱乡附近村寨,黄竹青召集中队长开会,传达党组织攻打海岱乡公所的决定并下达战斗任务。12日拂晓至下午6时,游击队战士经过激烈战斗后攻下乡公所四合大院,活捉了严煜坤父子后就地公审枪决,随后黄竹青还把海岱永焜支队编入盘北游击队,并把队伍正式命名为盘北游击大队,游击大队主要在盘北地区活动。
整编后,黄竹青与大队其他同志团结协作,率部返盘县继续进行革命斗争。8月1日,滇东北地委宣布将永焜支队、宣威支队、沾益支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六支队的决定,黄竹青部被编入五十四团一营,由黄竹青任营长。
11月1日,沾益松林的战斗打响,黄竹青等率一营官兵投入了战斗,有效地阻击了敌人。12月2日,黄竹青按团党委的命令,投入宣威分水岭阻击国民党第八军的战斗,取得赫赫战功。后其荣获战斗英雄奖状,不久后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5月11日,黄竹青率原盘北游击大队回到盘县,配合驻盘县解放军剿匪建政,14日队参加了解放军一四五团在盘关围歼起义后又叛变的国民党二七二师叛匪和地方反动武装的激烈战斗。6月,黄竹青奉命重建了盘北游击大队。7月,其率队配合一四五团奔袭土城乡黄金美部,活捉匪支队司令黄金美。8月1日,盘北游击大队编入第五、六两区区中队,黄竹青调任盘县第五区(鸡场坪区)区长。
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初,解放军对盘踞盘县水城边境的国民党二七二师残匪和地方反动武装进行全围,黄竹青又率第五区中队和民兵300余人随同作战,在雨撒垮岩击毙匪大队长陇超,重创反动势力。
清匪结束后,黄竹青一直在盘县工作,历任盘县坪地区区长、盘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政协盘县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从普通农民一步一步走来,黄竹青体恤民情、团结干部,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兢兢业业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盘州市纪委监委 刘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