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军见证人在亦资孔红军槐下带领红军小学学生追忆红色足迹
1935年10月,当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位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红二、六军团成为长江以南唯一的一支红色力量,为摆脱蒋介石“围剿”,根据党中央遵义会议指示,在贺龙、任弼时、肖克等军团领导带领下,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刘家坪开始长征,进行战略转移,经黔东入石阡、镇远、黄平,转战黔西、大方,在云贵川交界乌蒙山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回旋战。1936年3月,在云南宣威虎头山激战中重创龙云所部刘正富旅、国民党中央郭汝栋纵队后,红二、六军团掉头挥戈盘县,3月28日,红六军团经富源进入盘县并占领亦资孔。
红六军团进驻亦资孔修整期间,十分注重党的政治主张以及各项政策宣传,“军团还未全部进驻,背包还没放下,我就开始到处刷写标语了,刷的内容有‘打土豪,分田地、团结一致打到日本帝国主义、打到贪官污吏’等。”时任六军团宣传干事陈靖老将军回忆道。除宣传标语外,红六军团还组织农户召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宣传大会,并安排女战士挨家挨户开展宣传,申明军纪。
“那些年被‘白狗子’欺怕了,听到红军来来了,还没来得及把家里的肉粮藏起来,就被叫到分县衙门前的大槐树下去开会了,但回来后家里门窗完好,肉粮、家产一应俱在。”当地的蒋仁友老人多年后回忆道。
“那天来了6个女战士到我们这搞宣传,她们不裹脚,和男子一样的打扮,讲话很客气,要我们不要害怕,她们是打富济贫、为穷人翻身的部队,她们还花了5个大洋从我家买了一箩编草鞋的棕,当时我说要不了这么多钱,但她们还是坚持给我5个大洋。”见过红军的邹宗林老人说道。
红军还没来时,白色反动派四处进行恐怖宣传,说红军是红胡子、绿眼睛,红军所过之处十家只留一把菜刀,八家只剩一把火钳,几十个男人只能讨一个老婆,其他都要带走等等。红军来到亦资孔后,亲民的举措、严格的军纪、公平的买卖,让当地百姓高悬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白色恐怖宣传不攻而破。
3月29日,红六军团在亦资孔分县衙门前的老槐树下,召开“施贫大会”,把恶霸、老财、伪区乡长家收刮来的不义之财遣还给贫苦百姓。“哪家是土豪,哪家惹民愤,红军全部清清楚楚,好像原来就来过似的,真神了。”施贫大会上群众纷纷讨论,因红军早有便衣侦查员先行侦查的习惯,红军每到一地,往往对土豪劣绅情况了如指掌。由于清楚情况,红军在到达亦资孔后,第一时间搜捕作恶多端的地主、老财、伪政权爪牙,没收不义之财。
3月30日,红六军团在亦资孔分县衙门前的老槐树下再次组织群众召开公审大会,并当场处决了平时劣迹斑斑、欺压百姓的伪区长石俊卿、伪保统高祖佑、伪百甲刘兴禄、伪乡长刘玉章及其爪牙高世玉,现场观审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此举不仅平了民愤,同时对周边的反动派爪牙、土豪劣绅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红六军团在亦资孔修整期间,高度重视壮大自身扩军工作,当时有数百名被国民党反动派强征的民工在亦资孔修建滇黔公路,饱受工头、监工剥削、欺压。听到消息后,红六军团立即组织人员到工地发动民工开展武斗。
“当天有4个穿着本地农民服装的红军干部来到我们工地宣传‘红军打富济贫,为穷人打天下,穷人应该参加红军,凡愿意跟我们走的就跟着我们’,当场我们就有几百人响应。”老红军张其生回忆道。3月31日,红军在大槐树下当着民工、群众的面,清算了工头和监工克扣民工工资、口粮的罪行,并组织踊跃参加红军的农民工和贫苦百姓近六百余人在大槐树下进行了入伍宣誓。
4月1日,扩军整顿完毕的红六军团,按照红二、六军团指挥部盘县会议部署,会同红二军团西出黔边、兵指昆明,转而横扫滇西、转战滇北、强渡金沙江,实现北上抗日战略转移,顺利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在贺龙、任弼时等军团领导的坚强领导下,红二、六军团坚定不移地站在以毛泽东、朱德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边,依靠自身在云贵川运动战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底气及丰富斗争经验,成功粉碎了张国焘分裂红军阴谋,迫其同意北上与中央红军汇合,从而维护了全党全军的团结,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1987年7月,原红六军团宣传干事、时任南京军区顾问陈靖老将军“重走长征路”来到亦资孔小学(原亦资孔分县衙门),在自己亲手张贴过标语的老槐树下,老将军深情追忆着“施贫会、公审会、入伍宣誓会、军民鱼水情”等革命时光,并提笔奋书写下“红军槐”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亦资孔小学也因红军槐解下红色不解之缘,成为红军小学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盘州市纪委监委 赵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