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敌军被困七天七夜的麒麟洞
陈开选,出生于原盘县乐民乡欠屯村(今盘州市),陈云飞(盘县游击团三营营长、盘县第三区区长)之子,曾被安排在部队文艺宣传队,后任游击队通讯员。欠屯战斗中,被敌军抓捕当人质长达一年之久。参加革命队伍时,他是当时最小的游击队员。
1947年,龙腾霄、李鸣武、唐德锟、彭安义同先后到陈开选家与其父陈云飞商量成立盘县游击团诸事宜,并于1948年秋在糯寨举行武装起义。其父被任命为游击团二大队大队长。从那时起,陈开选受革命形势鼓舞和父亲的教导,走上了革命道路。
伪省长谷正伦为了消灭这支武装部队,派伪保一团前来镇压。其父率本大队人马前往糯寨参加战斗,把敌军包围在归顺(今盘州市民主镇)麒麟洞七天七夜。归顺战斗后,龙腾霄等率大部队到革命根据地罗平钟山乡学习、整训,留下其父亲率队坚守石洞天险,拖住敌军余启佑部。
历经数月,敌军久攻不下,国民党第272师师长余启佑便心生一计,派国民党盘县参议员汤少先到洞中约陈开选父亲陈云飞谈判,企图在谈判中抓住陈云飞。陈云飞将计就计,同意双方互派人质进行谈判,并在余启佑赴会途中设伏,欲利用谈判之机将其击毙。而陈开选及其2位叔叔便成为谈判的人质。
谈判当天,双方人质送到对方。由于陈开选父亲布置的人员埋伏不周,被余启佑察觉。于是余启佑折头转回。这样,不但没有抓住余启佑,反而使陈开选叔侄3人落入敌人之手。
余启佑因掌控人质,便肆无忌惮,立即策划,于次日(正月十五)拂晓,分三队进攻游击队伍,一个营攻打硬者山,一个营攻打大营山,一个营向石洞猛攻,并分别把游击队3名人质放在队伍前威逼利诱,企图让游击队投降。
在敌人的猛攻下,又有人质在前,给游击队战斗造成阻碍和麻烦。面对亲人被俘,陈开选父亲虽满腔仇恨,但仍然沉着指挥游击队英勇作战,打死敌军百余人,游击队伍阵亡11人。由于敌我兵力悬殊,硬者山、大营山相继失守,游击队战士只好退回洞中坚守月余,而陈开选叔侄3人则被捆在余启佑团部常遭毒打,还经常被推到洞前喊话,以扰乱游击队军心。
敌军对游击队守洞阵地久攻不下,死伤严重,又气又恼,就要杀陈开选叔侄3名人质,以出怨气,他们3人也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龙腾霄、龙德霖、李鸣武等率部回到盘县,抓住了伪乡长田大鹏的2个儿子。随即向敌人发出通牒,若胆敢杀害游击战士,便杀死田大鹏的2个儿子。这样,余启佑只好“刀下留人”,陈开选叔侄3人才免于死亡。但在消灭游击队伍计划落空后,余启佑又将3人送进县城监狱关押,折磨拷打,在狱中苦熬了1年。
后由于田大鹏多次求情用人质交换其2个儿子,余启佑才将陈开选叔侄交给了田大鹏。田大鹏又派人到云南找到游击团,后经批准,将其2个儿子带到乐民,双方对换。当天,陈开选3人终于返回到游击队伍,又急行军到鲁番开始下步战斗。
学史爱国、学史爱党,学史明理、学史担责。面对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形势,游击队不怕牺牲,英勇抗战,面对至亲被俘,游击队摈弃小家情怀,把国家大义放在前。他们誓死保卫群众利益、时刻准备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是后辈学习的楷模。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更要居安思危、知危图安,通过学史汲取前进力量,唤醒责任担当,进而推动工作高质量开展。
(盘州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