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史海钩沉

【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史海钩沉∣盘县游击团参谋长李鸣武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图为李鸣武(前排左3)参加盘县游击团团史征集会议时留影

李鸣武,1912年出生于昆明市,1948年3月,因从事革命工作来到盘县(今盘州市)糯寨,自此盘县就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1934年,正值21岁的李鸣武,与盘县糯寨的龙腾霄同时考进云南军官教导团学习军事,龙在步兵科,李在炮兵科,两人同窗3年,交情甚厚。

毕业后,两人分别随军开赴抗日前线,李鸣武参加了“灵宝”战役,龙腾霄参加了“台儿庄”大战。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李鸣武离开国民党军队,闲居昆明家中。早在求学时代,他就受过革命思想熏陶,追求进步,立志在人生里程中,走一条自己所向往的路。

1948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李鸣武与龙腾霄在昆明不期而遇。离别多年,老友见面无话不说,人生、前途、道路,是不谋而合的谈论话题。话别,两人的打算和理想达成共识。

此次相见,李鸣武当即应龙腾霄邀约,于数天后以烤烟技师身份为掩护,和龙腾霄一道来到盘县糯寨,参与组建盘南游击武装,建立盘县及周边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压迫和统治。

1948年6月的糯寨场坝上以成立“农村经济复兴委员会”为名,实为组建盘南游击武装大会。会上确定了各大队负责人,李鸣武任委员会委员。基于他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在云南军官教导团学到的军事知识,有在抗日战争中的经历与实践,受命协助龙腾霄负责游击武装的军事工作。

是年农历八月八日,盘南各地负责人率各自的游击武装,再次集中糯寨开会。这次大会,打出了云南地下党授予的以龙腾霄为支队长的“黔西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支队”番号,参加武装起义的达到1000余人。

黔西南人民讨蒋自救军第一支队建立后,随着对敌斗争的不断胜利,人员的不断增加,支队番号多次改变,与此同时,李鸣武的任职也变动了多次:1948年6月任第一支队指挥部工作员(协助龙腾霄负责军事),1949年2月,第一支队改为桂滇黔边区黔西南游击支队任游击支队指挥部军事工作员,1949年9月,游击支队改为桂滇黔边区罗盘区盘县游击团任团参谋长。虽几经改任,作为这支队伍军事负责人之一的李鸣武始终没有改变其军事职责。

盘南游击武装,从糯寨起义到盘县解放,从自救军第一支队到罗盘区盘县游击团,其间与敌作战70余次,毙敌500余人,俘敌400余人,获敌大量军用物资。李鸣武作为这支队伍的参谋长,战斗主要决策人之一,作出了巨大贡献。不仅如此,就队伍的组织领导及其发展壮大,他总是卓有见解,提出建议,而支队长龙腾霄对其建议不但采纳并亲自交付李鸣武迅速办理。

1949年初,国民党“贵州西南片区联防指挥部”在盘县成立,一时间盘南地区保安部队重兵压境。保安团、民卫总队、保警队派出人员在县境设立军警联合检查站,盘查过往行人,严防游击支队派人与外联络。每个检查站荷枪实弹的军警把目光都投向每一个出入者。在这样白色恐怖笼罩下,李鸣武不顾个人安危,率指挥部工作员刘文林,再次奉命到罗平板桥向地委汇报工作。

1949年7月,黔西南游击支队奉命,全体干部战士开赴罗平板桥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整训。在整训中,罗盘地委决定将黔西南游击支队改为“桂滇黔边区纵队罗盘区盘县游击团”,地委配了23名政工干部,李鸣武任团参谋长。整训结束,游击团回师盘县,继续扩大武装,执行地委的战略部署,迎接黔西南地区解放。

盘县解放后,人民政权建立,李鸣武转到地方工作,首任二区区长。二区驻地归顺(现民主镇),原辖水塘、普彝、响水、中山及归顺5个乡,是一个大区。1953年至1959年任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此后调任盘县二中任总务主任、种子公司经理、农业局工作员、工业局副局长等职。1981年至1983年任政协盘县特区委员会副主席,1984年离休。

李鸣武的一生,从昆明来到糯寨,从都市来到农村,寻求革命,投身革命。当年打游击的战斗作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良品德,不畏艰险积极工作的精神,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盘州市纪委监委)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

网站导航
  • 版权所有:中共盘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盘州市监察委员会
  • 邮政编码:553537 电话:0858-3632873
  • 建设及维护: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IE7.0以上,分辨率1024*768浏览本网站
  • 贵公网安备:52022202000076
  • 黔ICP备20200095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