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盘州市新民镇红军“长征桥”
盘州市新民镇与普安县楼下镇交界处的楼下河上,坐落着一座上百年历史的老桥—“长征桥”。
“长征桥”始建于1920年,桥长30余米,宽2米,距水面约20米左右,由五根铁索一边连接桥墩,一边连接崖壁,上面铺垫木板而成,横跨于南盘江上游楼下河之上。曾经是连接普安县楼下镇和盘州市新民镇的唯一通道,也是当年彭德怀元帅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甩开国民政府军队、顺利北上与大部队汇合的重要通道。
1935年4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杨尚昆的率领下,从兴仁县进入普安县楼下镇;4月22日从普安县楼下横渡楼下河进入新民镇黑石头村。当时正值楼下河河水上涨,水流湍急,尾追的国民政府军队赶到时,红军已经全部过河,顺利将国民政府军队甩开,成功北上。
据当地村民回忆,红军渡过铁索桥后一路沿着山路爬上山顶处,到达新民镇黑石头村的黎族村寨场地,与当地村民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1935年4月22日这天,黑石头村来了一群穿着灰布军装的军人,因为被土匪抢怕了。村民不知道是敌是友,都悄悄地躲进了山洞。为守住家业,村民李德光把自家的四合院门关上,自己躲在家里。
“老乡,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请你不要害怕,我们有事和你商量。”红军在屋外平和的与李德光交流着,慢慢的打消了他的顾虑,并借此地住宿。
在交流的过程中,红军了解到早些年黑石头村土匪猖獗,以邓永福、陈二胖、高二挺等人为首的土匪头目常年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无恶不作,导致老百姓常常躲到山洞里避难。
得知情况后,彭德怀、杨尚昆当晚召开紧急会议,对黑石头村革命工作的开展进行详细部署,强调既要做好老百姓的思想工作,又要对红军的政治主张开展宣传,更要对长期欺压百姓的恶霸地主、土匪等进行围剿。
在部队出发保田镇与大部队汇合前夕,红军留下了一个连的战士剿匪,利用一天的时间将邓永福等匪部全部歼灭。剿匪成功后,红军们开仓放粮,将3户恶霸地主的粮食和财产,送给了贫穷的老百姓,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在春播时的种子问题,而且还使黑石头村老百姓有了“站脚粮”。
在黑石头村暂住的这段时日,红军亲民爱民的举动感动着村民,临别的时候百姓连夜赶做100多双鞋子、10多副担架送给行军的战士。
现横跨楼下河的这座铁索桥虽已基本弃用,但它已完成了独特的历史使命,成为追思红军英魂,传承长征精神的宝贵财富。
为纪念当年红军长征涉水顺利渡过楼下河的事迹,198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拨款,在铁索桥下游修筑了一条公路桥,命名为“长征桥”,当地人也把此铁索桥叫“长征桥”。1992年5月,铁索桥被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州市纪委监委 刘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