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党员,党性意识薄弱,把上级拨付的扶贫产业管护资金当成犒劳,不仅自己栽了跟头,其他村干部也受到了处分”。盘州市大山镇小雨谷村原支部书记钟某某在支部大会宣布其处分决定后作出深刻检讨。
是什么原因让多名村干部背了处分?事情还得从一次群众举报说起。
“我们村的村干部套取项目资金,用集体资金吃喝玩乐……”2021年4月,盘州市大山镇纪委接到该镇小雨谷村群众反映,村里的干部存在虚报套取扶贫产业资金问题。该镇纪委随即对该问题展开调查。
经过走访询问、调阅财务资料核查比对后调查人员发现,小雨谷村在未对刺梨产业开展实质性管护的情况下向18名群众拨付了管护费。
“2020年10月,小雨谷村是否以银行转账形式,向杨某某等人拨付了刺梨管护费?”随后,调查人员找到钟某某核实情况。
“是的,当时拨付的是2019年度刺梨产业管护务工报酬,以及2018年度刺梨产业管护的尾款,大概有9万多元。”钟某某说。
“请通知这几名参与管护的村民过来,我们想了解下具体情况……”调查人员将调取的管护费发放清单递给钟某某。
“给您们说实话吧,我们根本没有开展管护……”当面对质让钟某某无法辩驳。
“既然没有实施产业管护,那劳务报酬是如何发放的?”调查人员追问。
“当时想着上级拨付的产业管护资金不要白不要,我和另外4名村干部分头从亲戚朋友中找了18个银行账号,虚构伪造了拨款资料,套取了9.3万余元,这笔钱有的用于日常办公开支,有的用于就餐”。钟某某道出实情。
“另外,村脱贫攻坚队队长曹某某提议,从中拿出一笔钱分给大家,我和曹某某分别领取了7000元,妇联主席梁某某领取了6000元……”钟某某将套取管护费并私分的情况和盘托出。
“想着大家平时工作辛苦,想犒劳一下大家,于是我就安排私分管护费……”很快,曹某某也承认了与其他6人私分管护费的违纪事实。
产业管护假把式,难以掩饰真违纪。经查,大山镇小雨谷村套取的刺梨产业管护费中,有4万元被私分,近1万元用于购买烟酒违规吃喝,2.5万余元用于村支两委日常开销,剩余1.7万余元还存在村干部用于套取资金的三个账户中,尚未收回。
“原来还在为多出一笔钱财而沾沾自喜,但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处分……”最后,曹某某及村支两委5名干部被党纪政务处分,违规套取资金予以上缴。
针对该村暴露出的问题,大山镇纪委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督促有关主管部门和各村居开展自查清理,并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开展专项审计,系统查找农业产业管护监管漏洞,补齐制度短板,确保产业管护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盘州市大山镇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