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垃圾咯、丢垃圾咯……”垃圾车一进村,小喇叭的声音就在寨子里传开了,盘州市竹海镇南星村的村民们纷纷在路边等着,有条不紊地把垃圾扔进车里。
这“响起来”的垃圾车,还得从一次纪检委员工作例会开始。
“乡村振兴的二十字方针希望大家结合本村工作实际,再细化、再跟踪、再督促落实。”在该市竹海镇纪检委员工作例会上,该镇纪委书记强调。
开会回去的路上,看着公路边堆积存放的垃圾,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加上平时听到一些村干部、网格员抱怨垃圾清运费收缴的困难,我决定走访一探究竟。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垃圾一袋。”南星村十组村民纪少泽打趣地说道。
“何时来、何时走,我不知道,垃圾都不能正常清运,那我们这个钱交了干嘛?”
……
在一番走访后,垃圾堆放的基本情况渐渐浮出水面。原来,该市竹海镇南星村新增的小型垃圾车没有安装喇叭,恰逢农忙季节,村民多在田间地头忙碌,垃圾清运车无声无息地到寨子转一圈,村民压根不知道。此外,垃圾车驾驶员对南星村基本情况不了解,在人员居住集中地停靠时间较短,等村民到停靠点时,车辆已经离开了垃圾无处投放只能堆在公路边。
扔垃圾还要“碰运气”,群众难免有所怨言,垃圾清运费难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摸到“症结”所在,我立即将相关情况上报镇纪委。镇纪委工作人员了解清楚具体情况后,便列出问题清单反馈镇主管部门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要求立行立改,收到问题清单后,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立即找南星村委商量整改措施,一番研讨后,因地制宜制定了解决措施,规定每周六为集中清运时间,垃圾车上都安装上“唱歌”的小喇叭,同时让村干部带领驾驶员熟悉每个自然寨,让垃圾清运号角吹遍南星村每个角落。
问题解决后,村民们陆续到村活动室交垃圾清运费,南星村公路边不再有堆放的垃圾,环境卫生也终于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舒适了,我心里的一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民生大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身处基层,只要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心里装得下“事”,眼里看得到“难”,及时帮助解决问题,何愁不能将“初心”这颗种子播撒到一线呢!
(盘州市纪委监委 纪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