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账本上这笔5万多的资金是从哪来的?为什么没有存入街道办财政代管账户?”
“这个是企业关于畜牧业的污染补偿资金,除去赔偿给相应群众的1.2万元,剩余4万元,当时想着为了方便日常开销,就没有存入代管账户……”
近日,盘州市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组在红果街道开展监督期间,发现某村存在“坐收坐支”问题后,及时向该村支书了解核实有关情况。
盘州市纪委监委结合实际,紧盯村集体“三资”管理背后乱象,制定专项监督工作方案,并依托“室组地企”协作联动机制,整合派驻、乡镇、市属企事业单位纪检监察机构监督力量,成立4个专项监督组,由4名班子带队,集中整治村集体资金失控、资源贱卖、资产流失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村(居)‘三资’管理重自治轻法治,是极容易产生‘微腐败’的领域,我们紧盯‘三资’管理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通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农村(社区)‘三资’‘家底’不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全面起底,以此倒逼有关方管好‘三资’责任田。”盘州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
突出监督重点,找准抓实监督“切口”。选取村集体经济规模较大、资源资产富集、集体资金较多、信访量较大的14个乡镇(街道)22个村(居)作为重点监督对象,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人和事,紧盯责任落实、资源交易、资产经营、资金使用、信访举报5类重点,深入查找村(居)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并循线深挖、严肃惩治背后的“责、风、腐”问题。
为确保专项监督取得实效,在具体监督中,盘州市纪委监委注重细化监督方式和内容。针对资源、资产管理,采取查台账、查财务、查痕迹、查现场、访群众“四查一访”方式,着力发现账不符实、违规处置、失管脱管、贱租贱卖等问题以及背后的徇私舞弊、职务侵占行为;针对资金管理,采取查制度、查乡镇财务报表、查合作社或公司财务报表、查报销凭证、查会议记录、查公示情况、访群众“六查一访”方式,着力发现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以及背后的违规套取、截留、挪用村集体资金行为。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35个,问题线索14件。
“将紧盯专项监督发现问题整改和问题线索处置,强化督导督办,以做好‘后半篇文章’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更规范、更科学,确保村集体‘家底’不流失不变质,全力护航乡村振兴。”盘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盘州市纪委监委 刘佳清 董梅)